© 红衣少侠|Powered by LOFTER
曾经是个正经研究文学的,现在只想写我想写的。

最近关于古代文学的学习,终于到了明小说。老实说,话本部分的学习是古代文学史唯一吸引我的部分了。有情节,有起伏,有意思。比唐诗宋词好太多。
而明小说必不可免的就要讲四大名著。三国、水浒、西游、红楼。

今天终于学到了《西游记》的部分了。

古代文学史的讲解是很客观的。有些照本宣读的意思。但还是很期待。因为一旦讲解,少不了要分析人物形象。三国水浒人太多,老师只是挑了三两个重点人物分析了一下,西游人少,一共四个,肯定都就讲了。

PPT翻到西游记的时候,我就开始期待人物形象分析了。
尤其是孙悟空。

然而实际上,老师对孙悟空的分析只有五个字“自由与成人”。

石猴一出生,就是“超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”的。他无父无母,于是少了牵挂,少了社会关系的制约。所以他天不怕地不怕。最初他是不愿意去受任何约束的,在意识到自己不受空间束缚之后,他便自然而然的想去突破时间的束缚,于是他勾了生死簿,让自己与天同齐,同时也让许多老猴成了妖精。

在这个时候他是美猴王,还把外物至于身外。于是他是自由的。
可当阎王和龙王一齐去向玉皇大帝告状,身为最高统治者的玉皇大帝,就不得不开始重视这个一出生两眼就射出两道金光,直逼天庭的“石猴”了。

太白金星去请他做弼马温,孙悟空是欣然接受的。甚至日夜为之操劳。书中有记,大体意思是白天他要放出马去吃草,晚上也要看着它们,一旦发现马睡多了就又要让他们去奔跑吃草,所以养的这些马各个身膘体健,而且见了他时,总是分外亲热的。

可是等他知道,弼马温只是一个糊弄他的小小的官职,他便又开始造反了。这时候他开始明白做官也是有等级的,于是他自然而然的想去做最高的官,甚至提出“皇帝轮流做,明年去我家”的主张。
于是他得到了“齐天大圣”的虚名,每天都在蟠桃园,好不快活。却又空虚无聊。
当蟠桃会的名单没有他的时候,他终于爆发了。大闹天宫,肆意妄为,酣畅淋漓的闹了一番。
这一部分是全书最痛快的一场,也是让孙悟空成为我心头英雄的直接原因。

今何在的《悟空传》有提到,孙悟空对紫霞说“这天上只有马和桃子是最真的。”

我听课听到一半,突然就想到了这一句。于是再此结合文学史老师不带任何感情客观的描述,配着课件上六小龄童先生灵动的眼睛,感叹《悟空传》的人物拿捏的确是好。

孙悟空大闹天宫,按照老师说的,是极度膨胀的个人欲望趋势的产物。他不满于人下,于是便把这天都捅破。可后来他还是失败了。“他逃得出生死,逃得出空间,逃的了炼丹炉,但却最终逃不过如来的五指山。”
后来他被救出来了,却是以紧箍儿为代价。

第十三回书说道,“心生,种种魔生;心灭,重重磨灭。”这注定了孙悟空要想真正“成人”,完成自己想得到的地位,必须舍弃当年无法无天的“玩心”。最终他们到达了西天,紧箍儿不是唐僧给解得,不是菩萨给解得,不是如来给解得,是自己消失的。“终成正果”“还本归真”,封为“斗战胜佛”。

在此之前,没有哪个佛是好斗的。

《西游记》的解读看了很多,乱七八糟的猜测也看了很多,真假美猴王这种最受争议的部分的解释也看了很多,是不是六耳猕猴代替了猴王,这我们无从得知了。但我宁愿相信如来打死的是真悟空,这样后来“乖顺安分”很多的孙悟空,便最起码和之前大闹天宫的童年英雄分开,能够让我对他在“为了成人而舍弃自由”这个问题上,不会那么难过。